@      配资安全的平台 16岁少年胸腔藏18厘米巨瘤!专家呼吁:青少年体检首选CT检查,早发现治疗效果好!_小林_肿瘤_王继勇

你的位置:联华证券杠杆股票_杠杆配资哪家好_十大炒股配资平台 > 联华证券杠杆股票 >

配资安全的平台 16岁少年胸腔藏18厘米巨瘤!专家呼吁:青少年体检首选CT检查,早发现治疗效果好!_小林_肿瘤_王继勇

配资安全的平台 16岁少年胸腔藏18厘米巨瘤!专家呼吁:青少年体检首选CT检查,早发现治疗效果好!_小林_肿瘤_王继勇

“现在不吸氧配资安全的平台,血氧饱和度也能达到98%了,就像绑了多年的腿突然解开,终于能大步向前走了。”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病房,16岁的小林(化名)轻声描述着术后的感受。

这个来自粤北罗定的少年,胸腔里曾藏着一个直径超18厘米的巨大纵隔肿瘤,几乎占据整个胸腔,而这颗“无声的巨兽”可能已伴随他生长了16年。

胸腔里的“定时炸弹”:从气喘到生命危机

“从14岁开始,我跑步时就有气喘的感觉。”小林回忆,起初以为只是体质瘦弱,直到数月前症状加重,稍一活动就胸闷气短,家长才带他就医。

当地医院的检查结果令人心惊:右前纵隔有巨大肿瘤,严重压迫心脏、大血管及神经,“你要转到广州大医院去,我们这里没办法治疗。” 听到这样的消息,小林的母亲惊呆了。她红着眼眶向记者述说,“他是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,从小到大,都没听他说哪里不舒服,没想到身体里藏着这么大的问题。” 言语间,父母也有一丝内疚和自责。

展开剩余72%

“这么大的肿瘤可能从出生就有了,长这么大,一侧的肺被完全压扁了。”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主任王继勇打了个比方,“就像你本可以迈出1米的步伐,被绳子绑住后只能迈30厘米,他天生就显得体弱。”

术前检查显示,小林的血氧分压远低于正常的80毫米汞柱以上,经皮血氧饱和度仅93%-94%,“再拖下去,心脏和肺的功能会彻底衰竭,危及生命。”

更棘手的是,肿瘤与心包、上腔静脉及膈神经紧密粘连,“稍有差池就可能引发致命性大出血或神经损伤。”王继勇坦言,如此巨大的纵隔肿瘤出现在青少年身上实属罕见,手术风险极高。

警示:青少年并非肿瘤“绝缘体” ,CT检查应为首选

“孩子的两个肺加起来,才和正常人一个肺的大小,可以想象他的呼吸有多困难。”王继勇介绍,医院迅速组建多学科团队,联合麻醉科、手术室等反复推演方案。手术中,团队采用传统手术结合胸腔镜的方式,在放大视野下小心翼翼地将肿瘤从搏动的心脏包膜、粗大的上腔静脉表面剥离,“发现心包有8×8平方厘米被肿瘤侵犯,右侧膈神经也被完全包裹。”

经过三小时奋战,这颗重达1.5公斤的肿瘤被完整切除,术后病理提示为成熟型畸胎瘤。“术后胸闷气短马上缓解了!”

小林的病例并非个例。“和小林同一天手术的,还有一位16岁的肺癌孩子。”王继勇直言,“疾病并不会对少年儿童网开一面,我做过的最小肺癌病人只有12岁。” 他特别强调,肺部肿瘤绝非中老年人专属,儿童及青少年同样可能患病,且因症状隐匿易被忽视。

“目前病房还有一名4岁小患儿,胸片只显示有点阴影,以为是炎症,做了CT才发现是胸部良性肿瘤,已经出现咯血、反复发烧。”

“我一直强调体检要做CT检查。因为胸透只能发现3厘米以上的病变,而藏在心脏后方的肿瘤根本看不到。”王继勇解释,“我们医院职工体检从今年开始,已完全用胸部CT替代胸片。”他举了个例子:“一名26岁的女护士,今年第一次做CT就发现早期浸润性肺癌。如果按旧标准,40岁以下只做胸透,肿瘤在她体内生长十几年,估计她可能活不到40岁。”

“从今年4月起,CT检查费用大幅下调,目前仅需200多元。这为普及CT体检创造了有利条件。”王继勇呼吁革新体检方案,“40岁以下人群可每5年做一次胸部CT,40岁以上每年一次。” 他提醒,青少年若出现持续胸痛、胸闷、气促、咳嗽、吞咽困难,或颈部/面部肿胀,务必及时做胸部CT。

“早发现、早治疗是关键,纵隔空间有限,肿瘤生长快,等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压迫重要脏器,增加治疗难度。” 如今,小林的肺已完全张开,呼吸顺畅。这个曾被巨瘤压迫心脏和肺部的少年,终于可以像同龄人一样奔跑和舒畅的呼吸。而他的经历,也为所有家长敲响警钟:青少年的健康体检,远比想象中更重要。

文、图|记者 张华配资安全的平台

发布于:广东省